特朗普挑动美伊冲突惹下大祸,伊朗手握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“杀手锏”,一旦祭出,全球能源命脉恐遭中断,此时美国竟要求中国出手?
日前,美军在以色列的“助攻”下对伊朗的核设施发动了闪电式空袭。美军的攻击目标包括福尔多、纳坦兹和伊斯法罕这三大伊朗核设施。
【B-2突袭伊朗核设施】
尤其是福尔多,其地底90米的深度使得美军需采用GBU-57钻地弹这一“特效武器”,足足发射了6枚。而至于其他两座核设施,“战斧”导弹也没放过,30枚导弹向它们倾泻而去。
这种军事冒险行动的立场显而易见,就是要展示美国的力量,并对伊朗进行战略压制。然而,特朗普在宣布这一突袭后,依旧摆出一副和平使者的姿态,喊话伊朗“立即停止战争”。白宫还强调,此次行动的目的绝不是推翻伊朗政权,但已经准备好应对任何伊朗的报复。
果不其然,此次行动不仅没有让伊朗低头认输,反而使伊朗的怒火进一步被点燃。伊朗革命卫队立刻做出反应,誓言对美国进行“严厉惩罚”。
不仅如此,伊朗国家电视甚至放话称,所有在中东的美国公民和军人都成了合法打击目标。这可让形势瞬间升温,伊朗“持剑而立”,毫不退缩。
【伊朗议会同意关闭霍尔木兹海峡】
然而,对全世界来说当下最为紧要的,当属霍尔木兹海峡的问题。伊朗议会的安全委员会成员库萨里指出,议会已经同意关闭这条战略航道,但最后决定权还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里。
需要注意的是,霍尔木兹海峡,这条连接阿曼湾和波斯湾的狭长航道,几乎承载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石油运输,是能源市场的生命线。
2024年,通过这条水道的石油流量每天高达2000万桶,占全球石油液体消费量的20%,无疑是世界石油物流的咽喉。此外,这里还承担了全球20%的液化天然气贸易。
想象一下,如果这条航道被封锁,那将是怎样的震荡?能源价格必然攀升,正如花旗银行分析师所预测,布伦特原油的价格可能跳涨15%到20%,在极端状况下甚至攀升至每桶120到130美元。
【霍尔木兹海峡是能源市场的生命线】
同时,全球经济增速将受到严重的制约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军事冲突,更是一场对全球经济稳定的重大挑战。
实际上,这不是伊朗第一次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,但这次因美国的直接行动,似乎火药味更浓。
值得一提的是,据新加坡《商业时报》报道,就在伊以冲突爆发后不久,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的900艘船只,导航系统出现了严重偏差。这些船只开始呈现出“笔直的不可能路线”,诡异地在地图上移动为“Z字形”,甚至干脆出现在了陆地上。
霍尔木兹海峡作为世界能源供应链的关键枢纽,其任何细微的波动与变化,都会如同蝴蝶效应一般,对全球能源市场的走向以及航运格局的演变,产生直接且深远的影响。
【鲁比奥呼吁中国出面施压伊朗】
而就在伊朗议会同意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后,美国迅速感觉到了逼近的危机。尽管伊朗还未作出最终关海峡的决定,但美国国内已经陷入了紧张之中。
在福克斯新闻采访中,鲁比奥呼吁中国出面施压伊朗,理由是中国深度依赖通过该海峡的石油。这番话,仿佛美国是在请中国帮忙灭火,虽然自己却是一手捅破了窗户纸。
对此,不少国外网友反应激烈,有的嘲讽美国之前根本没考虑后果就去轰炸伊朗,另一些则讥笑妄图把责任推给中国的天真,伊朗做出这样的反应本就是因为美国先下了重锤。
【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相当于向美国宣战】
不过尽管如此,摩根大通的分析师仍认为,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几率不大。因为此举相当于在向美国宣战,而美国方面不会坐视不理。一旦这种局势发生恶化,欧盟、北约、印度和日本可能会出于航运安全的考虑被迫介入。
届时,这种涉及到能源安全和军事利益的杂陈局面,很可能失控升级为区域乃至全球性冲突。
可以说,美国这次极大地加剧了全球范围内的不确定性与不稳定性。然而,美国在肆意制造危机之后,却妄图指望中国来为其收拾残局、“灭火救场”,这般行径的逻辑实在令人匪夷所思。
哪里可以配资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